齜牙咧嘴

成語拼音:[zi ya lie zui]
成語解釋: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成語繁體:齜牙咧嘴
成語簡拼:zylz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狀語;指人的外貌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齜,不能讀作“ci”;咧,不能讀作“lie”或“lie”。
成語辯形:齜,不能寫作“滋”。
近義詞:擠眉弄眼 咨牙俫嘴 齜牙裂嘴
成語造句:濰河兩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紅了眼,見了生人就齜牙咧嘴。 ★峻青《秋色賦.故鄉雜憶》
成語英文:grimace in pain
歇后語:烤熟的羊頭;廟前的石獅子
成語謎語:城隍廟里的判官

齜牙咧嘴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h/4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