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于衷

成語拼音:[wu dong yu zhong]
成語解釋:衷:內心。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成語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到如今,偏偏碰著這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于中了。”
成語繁體:無動于衷
成語簡拼:wdyz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漠不關心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成語正音:衷,不能讀作“ai”。
成語辯形:衷,不能寫作“哀”。
成語辨析:無動于衷和“不動聲色”都有不為外界所動的意思。但“不動聲色”多用于形容態度鎮定、冷靜;而無動于衷還可以形容心腸硬、冷酷;或意志堅定。多含貶義。
近義詞:無動于中 不動聲色 麻木不仁
反義詞:感人肺腑
成語造句:面對集體財產遭到大火的威脅,我們怎么能無動于衷呢?
成語英文:not to bat an eye
成語日文:心(こころ)を少しも動(うご)かさない

無動于衷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h/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