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經學

古文經學
詞語解釋
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的一個流派。西漢朝廷重視今文經籍,設立學官傳授,而在孔壁和民間發現的古文經籍長期僅由民間傳授。王莽為改制需要,重視《周官》,才列入學官,東漢初又被取消。章帝時,治古文經的賈逵受重視,古文經籍也隨之風行,古文經學地位始提高。其后馬融﹑服虔﹑鄭玄等在講解經義﹑訓詁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經學興盛,成為魏﹑晉﹑六朝﹑隋﹑唐研究經學的主流。現存《十三經》多采用古文經學的說法。它的主要特點是按字義講解經文,訓詁簡明,不憑空臆說,反對讖緯,迷信成分少。清代學者繼承古文經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條理發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分詞解釋
經學:
把儒家經典當作研究對象的學問,內容包括哲學、史學、語言文字學等。
傳授:
教給別人(知識、技藝等):傳授經驗。
入學:
1.謂學童初次進入學校讀書。
2.舊指生徒或童生經考試錄取后進府﹑州﹑縣學讀書。
3.今泛指入校學習。
流派:
指學術思想或文藝創作方面的派別。
風行:
①普通流行 ;盛行:風行一時ㄧ風行全國。
②形容迅速:雷厲風行。


古文經學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12/11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