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
詞語解釋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達亞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為佛殿、僧房而開鑿的。共二十九洞。約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6、7世紀,營建達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圖案和壁畫等。現存最多的是壁畫。主要表現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宮廷生活。
分詞解釋
表現:
顯露出來:表現得很勇敢|良好表現|故意表現。
石窟:
1.依山巖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
2.一種就著山勢開鑿的寺廟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畫。著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等。
開鑿:
挖掘(河道、隧道等):這條鐵路沿線共開鑿了十幾條隧道。
現存:
1.現有或備有的——隨時可以交貨的。如:現存物資。
2.現在有或仍然有生命力的。如:現存的昆蟲種類。
壁畫:
繪在建筑物的墻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敦煌壁畫。


阿旃陀石窟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5/30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