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毛

附毛
詞語解釋
語本《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后因以“附毛”比喻賴以生存之物。
分詞解釋
左傳:
書名。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是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著。紀事起于公元前722年,終于前464年,資料豐富,敘事詳明,文筆優美。

● 附
◎ 另外加上,隨帶著:附體。附件。附帶(a.另外有所補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會(a.把不相關連的事勉強拉到一起,如“牽強附附”;b.組織文章、布局謀篇、命意修辭等創作活動,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贅懸疣。
◎ 同意,贊同:隨聲附和。附議。
◎ 捎帶:“一男附書至”。
◎ 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 依從:依附。歸附。趨炎附勢。
● 毛
◎ 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毛筆。羽毛。毛織品。毛骨悚然。輕于鴻毛。
◎ 像毛的東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 衣物上的霉菌: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
◎ 粗糙,沒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計)。毛坯。
◎ 不是純凈的:毛利。毛重。
◎ 行動急躁:毛躁。
◎ 驚慌失措,主意亂了:把他嚇毛了。
◎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 貨幣貶值:錢毛了。
◎ 量詞,用于錢幣,等于“角”,一圓錢的十分之一:兩毛錢。
◎ 姓。

附毛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8/30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