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詞典解釋
魏晉南北朝時選拔官吏的制度。東漢末,曹丕接受吏部尚書陳群建議,推選各郡有聲望者為“中正”,負責對當地士人進行考察并評定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選用,依品授官。司馬懿當政后,任世家豪門為各地中正,評定士人品級只論其門第而不論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為世族地主控制政權的工具。隋文帝時廢。
分詞解釋
九品中正:
指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維護世族特權的官吏選拔制度。代指等級制度。
品級:
①古代官吏的等級:這畿尉品級雖卑,卻是個刑名官兒。
②產品、商品的等級。
地主:
1.當地的主人。對來往客人而言。
2.神名。
3.田地的主人。
4.占有土地,靠剝削農民為生的人或階級。
聲望:
眾人崇仰的名聲、威信:勤政和廉潔使得他聲望日隆。
制度:
1.謂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
2.制訂法規。
3.規定。
4.指規定品級的服飾。
5.制作。
6.謂制作方法。
7.規模;樣式。


九品中正制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2/1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