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獅子舞

五方獅子舞
詞語解釋
唐代的一種舞樂。《通典.樂六》:“太平樂,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摯獸,出于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為衣,象其俯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服飾皆作昆侖象。”參閱《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分詞解釋
俯仰:
〈書〉
①低頭和抬頭:俯仰之間。
②指一舉一動:俯仰由人。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
獅子:
1.猛獸名。體大雄壯,身毛呈棕黃色,尾端生叢毛。雄獅頸部有長鬣。產于非洲和亞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馬﹑長頸鹿等動物,吼聲很大,有“獸王”之稱。
2.指獅子補。
西南:
一般指四川、貴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區。
天竺:
古代稱印度:唐僧西下天竺。


五方獅子舞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1/29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