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革

三革
詞典解釋
指甲﹑胄﹑盾,古時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故稱。《國語.齊語》:“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韋昭注:“三革,甲﹑胄﹑盾也。”《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于是《武》《象》起而《韶》《護》廢矣。”楊倞注:“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說,指用革甲裝備的戰車﹑戰馬和士兵。
分詞解釋
戰車:
又稱兵車。盛行于春秋﹑戰國。每輛配有一定數量的將士,故往往用戰車數量計算兵力。現泛指作戰用的車輛。
皮革:
1.帶毛的獸皮和去毛的獸皮。
2.指用牛﹑羊﹑豬等動物的皮去毛加工的熟皮。具有柔韌和透氣等性能﹐廣泛用于機器輪帶﹑皮鞋﹑皮箱等。
3.人體的皮膚。
儒效:
儒者的作用;儒學的效用。《荀子》有《儒效篇》。
大成:
1.大的成就。指事功。
2.大的成就。指學問。
3.大的成就。指道德。
4.完備。
5.特指某類事物的各個方面相當完備。
6.復姓。古代有大成執。見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怵惕:
警惕戒懼:日夜怵惕,修身正行|行人怵惕。


三革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2/35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