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賓

外賓
詞語解釋
外國來的賓客。
外國賓客
分詞解釋
外國:
1.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權。后以指本國以外的國家。
2.猶外地,外鄉。
賓客:
1.客人的總稱。
2.指以賓客之禮相待。
3.春秋﹑戰國時多用稱他國派來的使者。
4.指貴族的門客﹑策士等。
5.東漢以后對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一種稱謂。
6.官名。太子賓客的省稱。唐代始置,明代以后廢。

● 外
◎ 與“內”、“里”相對:外邊。外因。里應外合。外行。
◎ 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國。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國”:外域。外賓。外商。
◎ 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外公。外婆。外甥。
◎ 稱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稱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關系疏遠的:外人。
◎ 對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號(綽號)。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雜史和以敘述人物為主的舊小說)。外傳。
◎ 傳統戲劇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凈。
● 賓(賓)
◎ 客人:賓客。來賓。賓館。賓主。貴賓。賓至如歸。
◎ 古同“儐”,儐相。
◎ 服從,歸順:賓服。賓附。
◎ 姓。

外賓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6/5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