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

農歷
詞語解釋
1.我國古代歷法之一。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十三個月(383天或384天,閏月在幾月份也沒有一定)。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于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俗稱陰歷。這種歷法相傳創始于夏代,所以又稱夏歷﹑舊歷。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中國舊時通用的歷法,是陰陽歷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于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于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也叫“舊歷”
分詞解釋
俗稱:
通俗的或非正式的稱呼。
十二:
1.十分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農業:
指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生產事業。
一個:
1.表數量。單個。用于人和各種事物。
2.整個。
3.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表示程度。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農歷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7/10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