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戴望舒
詞語意思
戴望舒(1905.3.5戴望舒1950.2.28)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和譯魏爾倫的詩。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志的編輯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戰爆發后,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詩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后,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分詞解釋
詩人:
1.指《詩經》的作者。
2.寫詩的作家。
新詩:
中國詩歌的一種。與“舊體詩”相對。出現于新文化運動中,當時也稱“白話詩”。形式上采用與口語接近的白話,并突破了舊體詩格律的束縛。最早的作者為胡適。

戴望舒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6/21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