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課
詞語解釋:
即錁子。銀錠,俗名元寶。
分詞解釋:
錁子:
舊時作貨幣用的小金錠或銀錠。
元寶:
1.大寶。喻不可多得的賢才。
2.我國古錢幣的一種名稱。“元寶”二字前常冠以年號﹑朝代等,鑄于幣面。因唐朝“開元通寶”誤讀作“開通元寶”而得名。《舊唐書.食貨志上》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其詞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讀之。自上及左會回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3.我國舊時鑄成馬蹄形的銀錠。常作貨幣流通。
4.特指用錫箔紙折成﹑供祭祀時焚化的元寶形冥幣。
銀錠:
熔制成一定形式的白銀。漢代以后歷代都有鑄造,至明清漸盛行,并作貨幣流通。形式不一。清代銀錠有元寶、中錠、錁子三種。元寶約重五十兩,中錠(形似秤錘)重十兩左右,錁子(饅頭形)重一二兩到三五兩不等。此外有一兩以下的碎銀,稱為“福珠”。
俗名:
1.通俗的名稱,多有地方性,別于正式名稱而言。
2.僧道等出家前的本名,與出家后的“法名”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