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的才有味道
[ Hom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內省的習慣。我因為和父母交流較少,常常自閉,兒童時期就總會自己琢磨事情,雖然結論大多都很自戀且片面。但從小練習有一點好處就是對於自身問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勇於探尋人性,所以於今日依舊保留了一些願意撕破自己臉皮(非物理)的理性態度。
當遇到社會議題時,我個人常會自我代入,在同等境遇下分析自己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又有怎樣的實時心態,將能講的不能講的意識盡可能地都擺在臺面上來,一一審視。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內耗是非常大的,自己不得不去面對自己的自戀,從小到大受到的社會教育、處事規則、為人態度,甚至是個性等把自己塑造為“人”的框架,都將面臨被解構重組的風險。但這是必須的,因為將復雜的社會議題向外投射,期待某天樹綠天藍是一種虛幻的依賴,更是在逃避自身的心理沖突,只會讓線團越來越亂,最終大概率走向將自我棄之不顧充滿掙紮的老路。
無論是今日備受重視的男權女權、舉報鬥爭、各類歧視,又或範圍稍小的借鑒抄襲、師生關系等議題,最終都會衍生至自身的行為選擇。當個人利益(物質及精神)遭到沖擊,自己還是否能保持相對理性的思辨,是否能把矛頭指向自身具體且可控的行為,而非一組虛幻的人或數字,是整個思考流程的重中之重。
當問題顯現,其成因都是異常復雜的,以人類有限的能力只能在其中不斷碰壁再嘗試解決。過程中痛苦無法避免,雖然勞累,但我個人堅信其中也蘊含了更深層次的生存力量,這種力量可以使自己、身邊人,甚至社會產生轉變,僅需自己多挪動幾步,多流一些汗。
只是理所當然的,逃避也是另一種選擇,當理解了自身的懦弱後,便也可共情他人的懦弱了。人生來就是當千層餅的命運,記得自己之前的某篇文章標題就這麽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