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出生

[ Home ]

當人處於自身難以承擔的道德困境、生理壓抑、權力壓迫中時,理智的效用會降低,我們無能改變外界條件,而自我脆弱也無力改善自身,則很容易深陷懷疑當中誘發精神錯亂。控製欲和優越感是對自省的回避,因為可以將假想敵投設置外界減輕自我困擾;無欲無求和所有人隔絕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躲避人際關系鋒芒的道路,對自己以及他人的不信任同時到達了兩個極端,只有以此方式才能減輕心理重擔,維持正常思緒。也就是說,負面行為會進一步引發負面的結果,而負面的結果確實又會因為長時間的行為慣性伴有部分安全因素,至使自己可以繼續延緩將至的人格崩潰,有意無意地去反芻並施行負面行為。這個閉環可能是很多人要去感受一生且不自知的悲哀狀態,在這種模式生活、教育出的人也必然會經歷巨大痛楚,我自己就深有體會。追尋人格健全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社會家庭個人思維等因素都限製頗深,所謂醒悟只是人們理想化的期待,並不能與現實中的情景完整嵌合。拔出尖刀自省的下一步並不是向他人投射鄙夷,而是該滋生出更強大的包容力,去觀察思考那些有悖自身選擇的人為何如此,進而反復自我修整,才能為自己有效構築更健全的認知體系與他人交流,維持理性的優勢。這一步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最近很多事讓我有了去嘗試這麽做看看的勇氣,我感受到了更多更深層次的脆弱和痛苦,但同時內芯也在逐漸堅實。我再也不想身處閉環當中了,這條沒有盡頭的黑色捷徑和自己的肚臍相連,你甚至可以聽到終點處微弱的心臟共振,我知道那是只永恒的胎兒,淚眼汪汪發出怪叫,不停苛求羊水保護,裹緊。
其實剛在想,創作者該怎麽平衡作品和觀者之間理解力的溝壑。有時候確實會氣餒,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能理解共鳴,時不時會有人問你的作品是什麽意思想到底表達什麽,我通常會回答我負責畫你負責想來搪塞。不過被問多了果然還是會在意的,抽象晦澀的作品數據上也不好看,會給自信心帶來一些打擊。可是到頭來對作品的興趣深度是沒辦法自我欺騙的,不想把自己當成弱智更不想把觀眾當成弱智,於是最終又回歸到了自我消化這一步。說觀者看不懂腦子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可以理解,優越感確實能為自己充能,自負是人之常情。但我個人還是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具有正反饋的創作心態,類似自己的學術研究再專業,就抱怨所有人都跟不上自己的節奏一樣,這只會再次陷入歧視鏈的閉環當中。還是那句古老傳言講得中,選擇什麽就要承擔其結果,既然選擇了難懂的創作,那就別太指望能收獲多少眼光了,筆最好拿得起放得下,讓作品和他人審美形成自由的思維交易市場,對自己脆弱的心肝又或是看客來說應該都是好事兒。



脱口而出的快感

社會人際關系很重要

求生欲拉滿

藝術哲學主義

最近關於哲學的小小感悟

此消彼長

害怕膽怯

搞藝術有優勢

既焦慮又期待

你以為你是我嗎

不越界的樹洞

覺得好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