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fen shi ji su]
成語解釋:憤:憎惡,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當時的社會狀況。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
成語出處:唐.韓愈《雜說》:“然吾觀于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于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
成語繁體:憤丗嫉俗
成語簡拼:fsjs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憎恨世俗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成語正音:俗,不能讀作“shu”。
成語辯形:憤,不能寫作“忿”;嫉,不能寫作“忌”。
近義詞:憤時嫉俗 避世絕俗
反義詞:安貧樂道
成語造句:不見面就罷,一見面就是憤世嫉俗地破口大罵,要不就是針針見血地諷刺不休。 ★歐陽山《苦斗》四八
成語英文:cynicism
成語日文:世俗(せぞく)を憤り憎(にく)む,シニカルになる
成語德文::mit der Welt unzufrieden sein
成語法文:misanthropie
成語俄文:
憤世嫉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