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與個性
[ Home ]回避說到底其實只是一類人對待親密關系時表現出的一種心理特征而已。它不是一套完整的性格模式,更不能一概而論的認定所有具有這個特征的人,在所有方面都會做出完全相同的行為和表現。
即使在面對親密關系時,都表現出一些回避的心理特征,但是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生活經歷導致了他們的性格,人品,道德水平,認知層次都是千差萬別的,人與人之間完全不具有任何可比性。
這是一個心理學知識被濫用的時代。
把人簡單地分成幾種不同的性格類型,給每一種類型都貼上各種標簽,仿佛這世界上幾十億的人都可以被這幾種簡單的標簽全部概括。好像只要掌握了這幾種類型的基本特征,就能夠準確地分析每一個具備這類特征的人。由此滋生了各種情感咨詢師的職業,創建了看似專業的各種技巧套路,卻完全地忽視了每個人都是作為獨特的個體存在的意義。
當你看到別人關於回避的故事時,只需要關註共性的部分就好,其他屬於別人的個性部分大多時候並不是由於回避這個心理特征引起的,而是與他們自身的性格,人品和為人處事的方式有關。
所以,不要拿具有回避這個共性特征的人的特殊表現去套在所有其他人身上。當你把註意力過多地放在那些不是共性的方面,就很容易被其他人的個性特質所帶偏,會下意識地認為所有這類人都會是一樣的。從而因為一個和你毫不相幹的陌生人的一些行為表現,讓自己產生了患得患失的心理。
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你所接觸過的這個人,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感受,而不是因為那些陌生人的故事,就輕易地懷疑他,懷疑自己的判斷。
網絡上那些所謂的情感咨詢,根本就是一場騙局。你把自己在關系中的疑惑拋出去,或是通過描述某個對方的行為表現,試圖希望別人能夠給你一個確切又專業的答案。
但是別人根本不了解你,也完全不了解和你相處的這個人,以及你們之間的關系。只能根據共性的部分,像解答一道題目一樣模式化地給出一些所謂的專業回答。對個體特征的無差別對待,在自身理解和認知局限上隨意做出的膚淺評論,你卻好似如獲至寶,信以為真。
為什麽有時候人會寧願相信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意見,卻不敢去相信自己的直覺和真實感受呢?
去了解並且試著理解和你相處的這個人,比關註一百個陌生人的感情故事要來得有意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