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精英都是時間控
[ Home ]* 專註力x時間 *
從一個人使用時間的效能來看,我們一天中24小時時間的分布並不總是平均的。有些時段,我們的精力比較旺盛,有些時段,人的精神則比較渙散,需要休息。如果說這本研究時間管理的書裏有且僅有一個關鍵詞,那這個詞一定是“專註力”。
作者提倡人應該按照一天中自己專註力的分布來安排日程,而不僅僅遷就任務的緊急程度來安排。
總的來說,一天中我們的專註力比較充足的時間是:起床後的幾個小時內、簡短的休息或運動後、工作截止時限之前 (利用去甲腎上腺素製造的壓力感)。我覺得前兩項對我來說比較好用。
1. 起床後的幾個小時
如果要排一張籠統的日程表,那麽怎樣好好利用起床後的幾個小時,就應該是這張日程表的最核心任務。上午人剛起床沒多久,精力比較旺盛,能夠更高效地處理那些燒腦的任務,比如處理理論性的文案,或許做出一個需要強判斷力的重要決斷。而下午腦袋已經有些遲鈍迷糊了,這時處理溝通類的任務能順便幫助放松,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也可以考慮做一些發散思維、有創造性的事情。
今天我就是在早餐後、上班前寫的這篇讀書筆記。
2. 簡短的休息或運動後
關鍵詞是勞逸結合,原理大約和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的番茄工作法一致。人不可能在太長的一段時間裏,持續地高度集中精力,所以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 (按照辦公室的文案工作強度,大約是45分鐘),如果感覺到自己精神難以集中,效率變慢了一點,理解能力變差了一點,或不受控地開起小差來,那麽可以毫不羞愧地讓自己休息一會兒了。繼續死磕下去,效率只會越來越慢,還不如放下手上的事情,休息一下。曬一下太陽、吃點東西、動動手腳、或者只是閉目養神幾分鐘都可以。工作休息的間隙,我很喜歡做點快手的家務。比如洗幾只碗,去陽臺澆個花,把垃圾拿到小區的收集站。短暫休息過後,重回工作,腦袋就會明顯地清明很多,效率自然就回彈了。
這是幾個小時內連續工作的休息法。如果是對於全日工作而言的休息,則最好在午休時加入一段30分鐘左右的午睡或散步。而對於24小時為單位的休息,就應該在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 (大約7小時),睡前2小時不要吃喝不要光照不要喜怒,也很重要。
* 手邊一本待辦清單,有助提高專註力 *
工作時手邊總有一本小筆記,是我在去年團隊擴大、被新隊友漫天飛舞的各式問題和要求追趕得“撲街”的那段時間裏,被迫養成的一個習慣。想到一件需要今天內完成的事,寫下來;隊友在開會時提出需要我和供應商確認的問題,寫下來,開完會立刻發郵件;昨天別部門的一位同事就明年六月的公司活動向我提了一個建議,我翻到明年6月1日的那一頁,寫下來。後來這個習慣就發展成,澆花每4天一次,洗貓咪喝水機器每3天一次,洗被單每3個禮拜一次,全都記了下來。
順道一提,會重復發生的待辦事項,記錄在手機裏比較好,否則手動抄那麽多次也挺煩的。但工作時的待辦事項,卻是用紙質的本子比較好,因為紙質本子能夠對我們造成幹擾的因素比較少,而且拿起筆寫下幾個字,也比起“打開手機 > 打開‘提醒事項’app > 打字”這套流程要簡單快速得多。
這麽聽起來好像挺繁雜的,而且那些瑣碎的家務,在有空時做了就好了,還搞得這麽系統標準時間人不會活得很像機器人嗎?但是完全依賴於代辦清單以後,我才真的體會到這個習慣的好處 — 腦袋裏真的清靜了好多,做事時的關註力真的能提高。不手動記下待辦清單,這些雜務就會一直儲存在腦袋裏。腦袋記東西的方式是很煩人的,基本是每件小事,一天會蹦出來幾十次,而且全都是在你正在處理別的事情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順從了腦袋,先做那件忽然蹦出來的待辦事項,就會打斷手頭的任務,直接斬斷本來流暢的辦事節奏;但如果不管腦袋的提醒,心裏又會一直想著記掛著。這樣一天下來,人會覺得自己被各種雜務追著跑,非常狼狽又疲憊。
而真的,只需要寫下來,那件事情的重量就能立即從心裏完全消失。所以,好好依賴一份待辦清單吧!有了它以後你才會發現自己從前的腦袋,原來是那麽滿溢又雜亂的。如果把生活整理得有條不紊,很像一個機器人,那麽我寧願做一個擁有穩定節奏、安然自在的機器人,也不想再做一個狼狽又疲憊的人類了。
* 把時間疊著用,能即刻“增加”手上的時間 *
有兩種不同的把時間疊著用的做法,一種是類似邊看電視邊回郵件,兩件事情都需要意識參與的活動;而另一種是類似邊散步邊聽有聲書,一件事情需要意識參與,另一件事情則可以完全交給身體自動完成的活動。這本書的作者推薦的是後者,我奉行的也是後者。
泡澡時我會寫日記、看書,做拉伸運動、散步、爬山、開車的時候,我都會聽書。一天之中,其實真的有很多間可以用來讀書的。如果是消極性的娛樂,比如讀言情小說、看電視,就更應該搭配其他活動來進行了。看電視的同時可以站著做點簡單的運動;對於言情小說,我會選擇聽有聲書,而且會在做那些需要意識參與活動的同時收聽。比如邊做飯,邊聽言情小說。多解壓呀。
* 省下來的時間是用來自我增值的 *
如果學會了很棒很棒的時間管理術,省下來很多很多的時間,你會用這些時間來做什麽事情呢?當有空閑的時間,應該把它用來從各個方面增強自己,而不是繼續投入工作或者消極玩樂。增強自己並不如字面看起來那樣枯燥勞累,比如簡單的運動,就算是增強自己的身體健康;投入地和家人朋友聚會,就算是增強自己的感情關系需求;學習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算是增強自己的知識儲備。增強自己,也是可以很有趣很放松的。
空閑時最浪費做法是消極娛樂 — 呆呆地看電視、無聊地刷朋友圈和視頻。這些活動不僅僅是浪費了時間,而且它們並不會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起到“休息”的作用。如果周末兩日都窩在沙發上,兩眼發楞地盯著電視度過,那麽晚上不會睡得安穩,腦袋也不會好好重啟。等周一一到,人只會更累更不想上班。
周末或者假期時應該有意識地使用一下平常工作日不常用到的腦袋或身體部分。常對著電腦中理論性文案的上班族 (就是我),在休息時就應該做一些能用到感性腦和身體的事情,也應該多和人面對面地溝通。比如運動,和女友以及父母聊天,讀一下小說,都很能放松身心,轉換心情。這樣的休息要比悶頭睡一整天“補眠”要有效得多。其實周末“補眠”根本補不了腦袋因為缺失睡眠而下降的認知能力,所以還是乖乖地在工作日睡好睡足吧。